时间:2022-11-03 18:36:34 | 浏览:1135
“股神”巴菲特投资比亚迪(002594.SZ,01211.HK)的成功早已传为佳话,14年时间实现了大约40倍的收益。
但是,随着巴菲特一个月内大举抛售近1800万股,套现约50亿港元,比亚迪股价也出现了深度调整,彻底跌破了2021年两次H股融资的增发价。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,上述两次H股融资都是在市场正狂热的时候,两次增发价分别为225港元和276港元。
更早的时候,比亚迪前两次大额融资都在A股市场——2011年4月公布即将要A股IPO,2015年6月初公布A股再融资计划,选择时点都可谓“恰到好处”。在公司相关董事会决议公布后,A股市场都曾经历过深度的调整。
9月5日,比亚迪H股一度跌破213港元,跌幅超过5%。
巴菲特减持约50亿港元
港交所文件显示,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于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股份,平均减持价为277.1港元,套现3.69亿港元;9月1日,伯克希尔·哈撒韦再次出售171.6万股,平均减持价262.7港元,套现超4.5亿港元。
除了上述两次减持细节以外,巴菲特多次减持的细节并未披露;9月1日,巴菲特累计减持接近1800万股比亚迪,持股总数从8月11日的2.25亿股下跌到2.07亿股,H股持股比例降至18.87%,如果按照减持均价大约为270港元计算,巴菲特合共大约套现了接近50亿港元。
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.49万辆,同比增加155%,环比增加8%,其中出口5092辆。2022年1-8月累计销量为97.88万辆,同比增长267%。不过靓丽的销售数据并未阻止股价继续下跌。
对此,一位高位套现了新能源上游个股的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2022年6月的时候多家电动车产业链企业密集融资(比亚迪这个阶段并没有股权融资),市场出现了热度过高,而主要融资项目完成后,这些企业已经没有太大动力稳住股价,当前来看电动车产业链的二级市场投资已经不容乐观。
再融资时点“准”
2021年1月21日,比亚迪发布公告称,将配售1.33亿股H股,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近300亿港元,此次配售H股每股配售价为225港元,配售股份约占经扩大已发行H股数目的约12.69%,占配售股份配发及发行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4.65%。相关配售在1月28日完成。
完成后不到一个月,2021年2月18日开始,大盘就出现了深度调整。而经历了一多月的大幅调整后,2021年4月开始,A股新能源板块再次启航,在蓝筹股继续普跌的背景下,新能源板块经历7个月上涨后在11月见顶,这一次比亚迪再次进行H股融资。
2021年11月1日,比亚迪发布公告称,10月29日盘后,比亚迪成功完成5000万股新H股配售,配售价为276.0港元/股。此次138亿港币的H股闪电配售后,比亚迪2021年两次港股发行,合计募集资金约440亿港元。
2021年期间,比亚迪主要股东高管、股东也进行了减持。比亚迪2021年5月29日公告称,董事夏佐全拟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A股,占其所持A股总股数的比例不超过12.69%,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.42%。随后夏佐全在半年内多次以250元到300元的价格减持。2021年2月26日,高管李柯合计减持100万股,减持价格为195.77元/股至218.50元/股。另外,主要股东融捷投资控股也在2020年9月到2021年1月减持比亚迪,减持价格区间为93.00元/股至262.66元/股,合共减持753.23万股占总股本的0.415%。
如果计入2015年A股和2011年的A股IPO,2008年巴菲特18亿港元入股以来,比亚迪在AH股两地融资共四次,合共融资金额大约为600亿元。
从A股两次融资来看,比亚迪总是在牛市结束前公布,但因为各种程序更繁复,所以实施起来不如港股那么快。
2008年3月,比亚迪宣布计划回归A股,但直到2011年4月才最终由董事会确定下来,5月才公布A股招股书。时间线上,A股之后进入了两年的持续调整。
当年5月9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,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已审核通过A股IPO的申请,A股发行股数约7900万股,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高于3.36%,募集资金22亿元。6月30日,比亚迪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。
再看2015年的融资。当年5月25日起停牌的比亚迪,在6月3日晚间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,以57.40元/股的价格,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.61亿股股票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。这一次融资到2016年7月才最终完成。
5月份,全球电动车似乎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,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是日益见长,增长势头依旧迅猛。今天就来盘点一下。NO.1:五菱宏光MINIEV销量:34037辆五菱的宏光MINIE。那么在所有新能源车型当中,有哪些上到榜单前10呢。
比亚迪出息了!在EV SALES / EV VOLUMES公布的《1-2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 10排行榜》中,中国电动汽车品牌-比亚迪的车型,竟然占了一半。其中:宋PLUS DM-i销售3.55万辆,获得第4名;秦PLUS DM-
北汽新能源(不含极狐)3月上险量为3,347辆,同比、环比分别增长8.28%和122.84%。同期,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0.5%,北汽新能源实现了逆势增长。汽车元宇宙从经销商处了解到,“北汽新能源目前仅有EU5 PLUS和EU7
来自乘联会的数据统计,7月份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新鲜出炉,整体看排行榜前15名,自主品牌占据主流,分别是比亚迪汽车、上汽通用五菱、吉利汽车、广汽埃安、奇瑞汽车、长安汽车、哪吒汽车、零跑汽车、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、蔚来汽车;合资品牌仅有三家车企
今年以来,比亚迪一直是国内话题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没有之一,比特斯拉还火爆。原因就是比亚迪今年的销量实在是太高了。按照最新的数据,上半年比亚迪全球累计销量6414万辆,同比增长3149%。而特斯拉上半年全球销量仅为564万辆,也就
IT之家 8 月 10 日消息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(乘联会)公布了最新的 7 月零售销量排名。整个 7 月,比亚迪汽车销量达到了 158957 辆,同比增长 247.2%,份额占比 32.7%。
财联社7月11日讯(编辑沈超),中国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厂商已经开始领跑全球,尤其是“领头羊”比亚迪。从今年上半年销量来看,比亚迪仅在中国市场的销量,就足以超过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销量。乘联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,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1
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,2022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55万辆,同比增长1224%,环比增长436%,环比增幅接近于前几年度。1-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90万辆,同比增长1454%。
前不久,CINNO Research公布了一项数据,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9万辆,同比增155%,再度刷新了历史新高。不禁让人感叹,在如此艰难的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依旧做到快速增长,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正逐步。
虽然很多人依然不看好新能源汽车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过去的几年,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太快了,有不少的车企销量持续翻番,甚至翻了几倍。而据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卖出近650万辆,而国内市场到2021年末,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.6。